close

星期六帶晉緯與愛葳到大安森林公園。晉緯在溜冰場上直排輪課,我帶著愛葳在遊戲場玩。

晉緯學直排輪快三年了。初學的前兩年,因年紀小、常跌倒,因此不喜歡快溜,只喜歡慢溜,並跟在教練旁邊練技巧。六歲後的晉緯,突然變成速度型及冒險型的溜法,我總是看到他在溜冰場上不斷衝刺、衝刺、衝刺,不停繞圈圈,盡情享受快溜的樂趣。

從下午四點半溜到六點,下課時,晉緯已累得坐在地上,汗水淋漓、大氣直喘。安全帽一脫,那顆頭像剛從水裡冒出來的一樣,汗水滴滴答答滴個不停。我對晉緯說:「哇!頭濕成這樣,是很累嗎?」他拿毛巾把整顆頭抹了抹、揩了揩,輪鞋、護具脫掉收好。休息不到五分鐘的時間,又站起來,說:「我還要玩!愛葳,走!我們去玩!」就拋下我和輪鞋袋,帶著妹妹愛葳往一旁的遊戲場衝過去了。

晉緯總是這樣,溜完一個半小時的直排輪,還要在他最愛的大安森林公園的超大遊戲場繼續玩個幾小時,才能滿足他的運動慾。這一玩,又從六點玩到八點半,最後是我說:「我已經陪你們出來玩很久了,我想回家陪采邑了啦!」兄妹倆才依依不捨的離開大安森林公園。

從四點半到八點半,溜直排輪、追逐跑跳、爬高鑽低、溜滑梯、翻單槓、盪鞦韆、爬攀爬架-----,整整四小時,這對兄妹的體力好像並沒有消磨多少。回程在車上,兩人興奮的情緒還無法安定下來,一路盡情高聲歡唱。兄妹二重唱,唱得熱情奔放,雖然兩個小屁股被安全座椅困住了,但仍邊唱邊盡力扭動屁股以外的全身器官。我在前面一邊開車,一邊看著後照鏡裡的這場歌舞秀,腦子不停想著這個問題:「他們一天到底需要多少的運動量才夠?」

是的,「孩子一天到底需要多少的運動量才夠?」這是我最近時常在思考的問題。

以晉緯來說,六歲後,我已經把他的運動課,從每週三堂增加為每週五堂。同樣維持足球、體操、直排輪三種運動,但堂數增加兩堂。加上帶他到公園玩的時間,以及上學前陪他晨跑運動的時間,現在的晉緯,在幼稚園內的運動課不算,每週由我親自帶他去運動的時間(運動到汗流浹背式的運動),就有十三個小時之多。這對六歲的孩子來說,難道還不夠嗎?然而,最近有位朋友這樣對我說:「不夠!不夠!醫生說:『這年紀的孩子,每天需要的運動時間是六小時!』」這位朋友和我一樣,有個六歲的孩子,她的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樣,也是天天運動。

但是那位孩子,以前是很少運動的。過去,因為家長不明瞭學齡前運動的重要性,孩子鮮少運動,導致身心出現失調狀況。最近聽從醫生指示,開始積極帶孩子出來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積極運動之後,孩子的身心狀況改善了。從此,朋友也變得和我一樣,非常注重孩子的運動,我們時常討論孩子運動這件事。

我的孩子從小就開始運動。老大晉緯現在六歲多,維持固定運動習慣已經有五年了,老二愛葳現在兩歲三個月,也運動一年多了。因此,運動對於孩子的好,當媽媽的我,是最清楚的。孩子精神好、體力佳、專注力強,就是長期運動對他們的助益。

學齡前孩子的生活最需要的是什麼?我首推運動。育有三個學齡前孩子的我,育兒之路一路走來,看著自己的孩子和周遭朋友的孩子一路的成長,敢肯定的說:「學齡前孩子需要的生活,不是每天窩在書桌前忍受功文課抄抄寫寫的折磨、不是每天困在全美語幼稚園的No Chinese環境的語言練習、不是坐在教室裡的全腦開發課的反覆操作、不是每天釘在電視螢幕前享受幾小時的電視加DVD大餐,而是走出戶外、享受自然陽光的運動生活。」

幫孩子建立運動習慣是給孩子一輩子受用的最好禮物。我自己帶三個學齡前孩子,都有辦法一個人帶三個孩子出門運動了,從帶一個孩子到現在帶三個孩子,無論如何辛苦,我也不放棄帶孩子出門運動。以我為例,就知道「帶孩子出門運動」這件事一點都不難。所以,帶孩子出門運動吧!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葳媽媽 的頭像
    愛葳媽媽

    愛葳媽媽的養兒育女經

    愛葳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