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葳一歲了,我開始帶她去參加故事屋的小小故事屋活動。參加小小故事屋的小朋友,年紀介於一歲到兩歲半。一歲,是學步期,愛走愛跑得不得了,一場半小時的活動,小小孩坐不住,可能會滿場跑。所以小小故事屋的活動設計,是說故事、唱歌與遊戲穿插著進行的。說故事及唱歌的部分,是小朋友一起進行,而遊戲的部分,大部分是輪流進行,由於一場只限定六個小朋友參加,所以即使是輪流遊戲,也不會等待太久。

一歲的小愛葳參加小小故事屋活動時,在活動過程中頻頻想站起來走或跑是正常的,跟她一起參加的兩歲半的小朋友都不見得坐得住了,何況她是年紀最小的。但從她開始參加活動到現在兩個月,我都在幫她建立上課的規矩,該是團體活動的時間,就抱好她讓她專心聽老師說故事或唱歌;該是別人玩遊戲的時間,就告訴她要等待、要排隊、不能讓她去干擾別人玩遊戲;該是她玩遊戲的時間,就放手讓她盡情去玩;該把玩具或教具放回去了,即使她哭鬧不肯,也必不讓她繼續抓著玩具或教具。如果有時她真的等待太久不耐煩了,想站起來走或跑,只要跑到前方說故事區,我就一定把她抱回來,頂多讓她在小朋友座位區的後方走走爬爬,才不會干擾活動的進行及阻擋別人的視線。

一歲的孩子需不需要這樣教規矩?肯定要,尤其是參加團體活動的時候。才剛滿一歲的小孩,你跟她用言語溝通,她雖不會說,但絕對聽得懂。很多人以為才剛滿一歲的小孩,聽不懂人話,其實他們都已經聽人話一年,都聽得懂了,只是發聲構造還不成熟,所以還不很會說而已。因此,在參加團體活動時,大人須一再重複提醒她規矩是什麼,並用動作輔助。例如:小朋友不放手教具,大人就邊說:「要收玩具了!」同時把教具拿起來;小朋友跑到故事書前擋住別人視線,大人就邊說:「要坐好聽故事!」同時把她抱回到座位坐好;小朋友不輪流玩遊戲、爭先恐後,大人就邊說:「現在是別人玩的時間,妳要等一下才可以玩!」同時把她抱到隊伍後方去排隊。諸如此類,一邊說明理由一邊做動作。幾次之後,孩子就明白上課的規矩了。當然啦!知道並不代表一定會遵守,所以大人要有耐心和毅力,不厭其煩對孩子說同樣的話和做同樣的動作,如果你讓孩子放肆一次,孩子就會愈來愈放肆。

有很多次,我帶愛葳參加小小故事屋活動時,看到有家長在短短半小時上課時間中,都捨不得放下手機,手上拿著手機不停地點啊點、點啊點、滑呀滑、滑呀滑、看啊看、看啊看,從頭到尾根本就不看自己的孩子、也不管自己的孩子,任由自己的孩子在教室內滿場跑、站在大書前擋住別人視線、和別人爭先恐後、搶別人的東西、甚至大吵大鬧尖叫不斷,不斷干擾活動的進行。有時候老師已經說了好幾次請家長協助自己的小孩或抱好自己的小孩了,但不守秩序、不懂禮節孩童的家長仍舊一派氣定神閒、無動於衷的樣子,彷彿向大家宣告:「小孩嘛!本來就是應該這樣的,這樣子是正常的,憑什麼叫我管小孩!」這種場面看在我眼裡簡直是匪夷所思。

前不久,小小故事屋的活動裡有雪人貼貼樂的遊戲。當老師把和小朋友一般高的雪人教具拿出來時,小朋友興奮極了,遊戲一開始,六個小孩都往前衝,即使老師說:「要坐好才可以玩喔!」「姊姊請你來前面玩才可以來喔!」小朋友仍抵擋不住可愛雪人的魅力,全部一湧而上。我上前去把愛葳抱回座位坐好,並對她說:「要坐好才可以玩!」她很聽話,整個遊戲過程都讓我抱著,輪到她時才上前去玩。可是我不知道在那樣混亂的場面,我還堅持要她遵守規矩是對還是錯,因為在整個雪人活動過程,其他比她大的哥哥姊姊都圍在雪人身邊,形成一道人牆,只有她一人被我抱著坐在座位上,根本就看不到雪人。當其他家長開開心心看著自己的小孩在前面爭先恐後玩雪人、並忘情的幫自家小孩拍照攝影時,只有我這個家長在這時還在堅持教自己的孩子規矩。

信任不等於放任、尊重不等於放縱、給予自由但須確立界線。

我信任我的孩子、我尊重我的孩子、我給我的孩子自由,讓他們盡情探索、自由發揮,但我從不放任不管、放縱他們為所欲為、沒規沒矩。一旦孩子逾越界線,我一定出手、毫不手軟。

一歲的孩子需不需要教規矩?一定要、肯定要、必定要。

謹以此文與所有愛故事屋及愛小孩的家長分享。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葳媽媽 的頭像
    愛葳媽媽

    愛葳媽媽的養兒育女經

    愛葳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