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嬰兒手語在我家 (2) - 我如何使用嬰兒手語

晉緯七個月大時,我去上了嬰兒手語的課程。四年前的嬰兒手語課程其實很粗糙,教學的對象是家長,只有一堂課,教十幾個嬰兒手語,就要價一兩千元,但物以稀為貴,由於當時嬰兒手語的資訊不多、學習的管道也不多,還是會有人想去學,像我就是啊!後來的嬰兒手語課程精緻多了,教學的主要對象是寶寶,課程是連續性的,教的手語詞彙量也多了,學費也大大地合理了。但相對的,現在可找到的相關出版品多了,網路資訊尤其發達,上網就可找到示範教學,因此目前嬰兒手語學習的市場情形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當初上的課程只能算是啟蒙課程,只學了十幾個嬰兒手語,老師說十幾個嬰兒手語已經足夠讓小寶寶使用了。的確,如果只是爲了應付小寶寶吃喝拉撒睡的日常生活溝通,十幾個手語詞彙真的非常足夠。但是自從接觸了嬰兒手語之後,開啟了我對嬰兒手語的視野,激發了我對嬰兒手語的想法和創意。

我對嬰兒手語的看法和使用的情形是這樣的:

1. 造句用法 

我覺得既然是嬰兒"手語",應該就不是侷限於只用來應付小寶寶吃喝拉撒睡的日常生活溝通,應該和聾啞人手語一樣,任何事情、任何詞彙都可以使用嬰兒手語來表達。然而兩種手語有一個明顯的不同點,在於多數聾啞人不會說話,使用聾啞人手語是"只比不說"或"以比為主、以說為輔",但是正常的寶寶是沒有聾啞問題的,因此對寶寶使用嬰兒手語是要"邊說邊比"或"以說為主、以比為輔"。由於,一般人學的嬰兒手語數量不多,大多只能做到"以說為主、以比為輔",大概就是一次使用一個嬰兒手語詞彙來表達一件事情,然而,我在使用嬰兒手語時,都是儘量"邊說邊比",用嬰兒手語詞彙來造句,使用造句的方式來表達一件事情。

2. 自己創造的比較好用 

爲了要能夠使用嬰兒手語來造句,就必須要學會大量的嬰兒手語,老師教的不夠用,就自己買書看、自己上網找,找不到或沒有的就自己想、自己編、自己創造。其實,嬰兒手語是美國人發明的,英文和中文的語言使用、美國和台灣的文化情境、美國人和台灣人慣用的肢體語言和手勢、美國人和台灣人帶寶寶的方式、美國寶寶和台灣寶寶吃的東西,本來就大不相同,因此,我覺得給美國寶寶使用的嬰兒手語要在世界各國使用的話,其實通用性並沒有那麼高,常常都會有比不出來、怪怪的、卡卡的感覺。因此,我反倒覺得很多自己想、自己編、自己創造的嬰兒手語比較好用,用起來比較順手。

3. 動態式的視覺圖像記憶 

由於那幾年坊間滿流行"記憶訓練"這種東西,我沒有學過"記憶訓練",但約略知道"記憶訓練"很注重視覺的"圖像記憶",我想既然"圖像記憶"是一種"靜態式的視覺圖像記憶",那嬰兒手語不就是一種"動態式的視覺圖像記憶"嗎?因此,如果一般寶寶只是用聽覺(聽別人說話)和靜態的視覺(看東西),或者再加上觸覺(用手摸)、嗅覺(用鼻子聞)、味覺(用嘴嚐),來認知、學語言,那麼,學習嬰兒手語的寶寶就是再多加上一種感官知覺"動態的視覺"(看比手語的動態動作),來認知、學語言。其實,嬰兒手語的比法,有些詞彙是動態式的比法,有些詞彙是靜態式的比法,爲了使嬰兒手語看起來生動有趣,能吸引寶寶的目光,我幾乎將所有的比法都改為動態式的比法。如此一來,寶寶果然更樂於學習、更樂於使用嬰兒手語作為溝通工具,不僅認知、語言學習速度增快,母子間也因寶寶更樂於使用嬰兒手語後而互動更多、溝通更順暢。

同樣的嬰兒手語模式,不見得適合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家庭的每一個寶寶,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寶寶、知道自己寶寶的需求,自然而然就能發展出最適合自己和寶寶間的溝通模式,嬰兒手語只是溝通方式中的其中一種。因此,以上所論只是適合我個人和我的寶寶的"溝通模式",並非正統的嬰兒手語使用方法,如對嬰兒手語有興趣,就請先自行去找資料、找老師、深入了解後再做評估吧!

arrow
arrow

    愛葳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