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晉緯和我都喜歡看戲。

還沒有晉緯的時候,我是看我自己想看的戲,也就是看大人看的戲。有了晉緯後,我想讓他體會看戲是多麼美好、多麼有趣的一件事,於是就嚐試著帶他去看戲。

就這樣,當晉緯大到可以進劇場看戲時,我就開始帶他去看兒童劇。從晉緯三歲開始,我和他,每個週末,一大一小,手牽手,一起進劇場看戲。晉緯三歲到四歲這段日子,我們母子倆跑遍了台北市的劇場:親子劇場、文山劇場、城市舞台、新舞台、中山堂、國父紀念館、台灣藝術教育館、華山劇場、納豆劇場、米卡多劇場、Y17、梅門客棧。 那一年,晉緯與我,一共看了五十二齣兒童劇,晉緯成了小小看戲人,我們看戲看得真過癮,真是瘋狂又美好的一年看戲年啊!

晉緯的大妹出生後,看戲這件事,變得不方便了。有限制看戲年齡的戲,不能帶寶寶去。沒有限制看戲年齡的戲,帶小寶寶去,在劇場裡,突然給妳來個哭哭鬧鬧,怎麼得了?於是,自從晉緯的大妹出生後,和晉緯去看戲時,就只好先把她託人照顧。想要看個戲,事前事後還得跑來跑去,實在很麻煩,過了一段時間,就漸漸不帶晉緯去看戲了。

不帶晉緯看戲後,晉緯曾問我:「媽媽,我們已經好久都沒有去看表演了,為什麼妳現在都不帶我去看?」

我無奈的回答:「帶小寶寶去看表演,會吵到別人,這樣很不禮貌。」

晉緯說:「那就不要帶妹妹去,把她帶去阿嬤家給阿嬤照顧就好了啊!我很想去看表演啊!」

及至大妹快一歲,稍微懂事一些,我又開始偶爾帶著晉緯和大妹一起去看戲,看一些沒有限制看戲年齡的戲。

好景不常,當大妹一歲七個月時,小妹又出生了。這下子,要同時帶一個大寶寶和一個小寶寶一起去看戲更是不可能的事了,於是晉緯的看戲生涯又中斷了。

於是,晉緯又開始問我:「媽媽,我們已經好久都沒有去看表演了,為什麼妳現在都不帶我去看?」

因此,日前,我終於狠下心,把兩個妹妹都丟給外婆照顧,帶晉緯進劇場看戲。

那天,我們看的是六藝劇團的文化經典親子劇系列(二)【孟遊記】。

因為當天沒有帶兩個小跟班,我特地不開車,而是帶著晉緯坐公車和捷運,爲的是想和晉緯手牽手,一路牽手進劇場看戲,讓晉緯重溫四歲前當獨生子的感覺。自從家裡多了兩個妹妹後,出門時,晉緯就很少有機會可以牽到媽媽的手了。那天,晉緯的心情特別好,一出門就開心的說:「好棒喔!今天我當獨生子,媽媽要帶我去看表演!」一路上,他的小手和媽媽的大手牽得緊緊的、小腳步輕輕快快的跳呀跳的、小嘴吱吱喳喳的說呀說的。

看戲,對我來說,是品味另一種人生,是體會劇作家的想法。身為三十幾歲觀眾的我,讀過論語》孟子》,自認受儒家學說教育影響極深。在【孟遊記】一劇,我看到的是,用以下三個面向呈現出亞聖孟子的故事:

第一,演出中國人讚頌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和耳熟能詳的「子不學,斷機杼」的精采橋段。

第二,利用孔子與孟子的互動與對話,強調孔孟是一家,孟子是孔子儒家學說一脈相承的傳人。

第三,呈現孟子學說的「舍生取義」中心思想。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因為讀過這些思想,看到這些思想被演出來,心中滿懷感動。

三、四歲時的晉緯,看戲之於他,只是絢麗舞台效果的驚艷、歡愉現場氣氛的滿足。而今,身為六歲觀眾的晉緯,看這樣一齣文化經典劇,沒有讀過論語》孟子》、不知儒家學說的他,我原以為他看到的,也只是精采好笑的市集商人RAP加舞蹈、是俐落震撼的武打招式、是溫馨感人的孟母斷機杼、是來無影去無蹤的神秘客孔子、是琅琅讀書聲加激昂辯論聲的學堂。

然而,過了一段時日,我才知道,原來全劇讓他印象最深刻的,竟是「魚與熊掌」。也因為歷經我們母子的數度討論「魚與熊掌」,我才逐漸明白,原來晉緯看完了這齣戲,就如同喜好閱讀的他讀完了一本他喜歡的書,已能將它內化而進入更深層的思考境界了。

晉緯和我討論的問題,包括:

「為什麼孟子喜歡吃魚和熊掌?」

「為什麼孟子要用魚和熊掌比喻生和義?」

「為什麼孟子無法魚與熊掌得兼、生與義得兼?」

「為什麼要舍魚而取熊掌、舍生而取義?」

「我可以魚與熊掌得兼、生與義得兼嗎?」

看完戲直到現在,過了一段時日了,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最厲害的,不是將孟子思想演出來的六藝劇團、不是將孟子思想內化思考的小小看戲人晉緯、也不是和晉緯討論孟子思想的我,而是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擅於辯論、擅用比喻的孟子,靠著辯論與比喻之長才,不只在兩千多年前,周遊列國遊說各國國君實行仁義之道,在他死後兩千多年,也征服了晉緯和我。因為聰明的孟子只用了簡簡單單的兩個東西「魚與熊掌」作為比喻,就啟發了晉緯思考、引發了我與晉緯的一切討論。

期待六藝劇團下齣好戲囉!

六藝劇團-文化經典親子劇粉絲頁http://goo.gl/6ck22

arrow
arrow

    愛葳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